摘要: 牡蛎黄耆桂枝汤处方:牡蛎3克 黄耆6克 桂枝1.5克 麻黄根3克 白术 甘草各1.5克 浮麦3克功能主治:治自汗,盗汗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摘录:《医学启蒙》卷四......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猫头丸处方:猫头骨1个(酥炙),蝙蝠1个(以朱砂3钱填入腹内,瓦上炙焦),南星1两,白矾1两。制法:上为末,用黄蜡溶化为丸,如绿豆大。功能主治:瘰疬,马刀,不问远年近日,巳破未破。用法用量:每服30丸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猫眼草膏处方:鲜猫眼草1斤,大乌豆2升(做腐,用其浆)。制法:上药将草入豆腐浆内,煮熟捞出过淋,熬至成膏。再将轻粉3分、冰片2分、麝香5厘细研,入膏内搅匀,用瓶盛之。功能主治:颔下疮,即鼠疮。此症多在少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三:牡丹汤处方:牡丹 甘草 败酱 生姜 茯苓各6克 薏苡仁 桔梗 麦门冬各9克 丹参 芍药各12克 生地黄15克制法:上十一味,哎咀。功能主治:活血祛瘀,解毒排脓。治肠痈。用法用量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牡丹煎圆处方:延胡索、缩砂仁,各半两;赤芍药、牡丹皮,各一两;山茱萸、干姜(炮),各半两;龙骨(细研水飞)、熟干地黄(酒浸)、槟榔、羌活,各二两;五味子、人参、白芷、当归(去芦.酒浸)、干山药、泽泻、续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牡丹皮汤处方:丹皮6克 赤芍3克 木通3克 萆薢6克 花粉6克 瞿麦6克 泽泻4.5克 车前6克 甘草1.2克功能主治:清利湿热。治湿热内蕴,移于下焦,小溲混浊作痛。用法用量:用苡仁60克,煎汤代水,再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牡丹皮散处方:牡丹皮 当归 骨碎补 红花(酒浸)续断 乳香 没药 桃仁 川芎 赤芍药 生地黄功能主治:化瘀止痛。治跌扑闪挫伤损,瘀血疼痛。用法用量:上药用水、酒煎服。服毕用秫米饭乘热敷缚,冷又蒸热,换缚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牡丹粥处方:牡丹叶 漏芦(去芦头)决明子各10克雄猪肝100克粳米50~100克制法:将猪肝洗净切片;先煎前3味药,去渣取汁,后入肝、米,煮作粥。功能主治:活血消积。适用于小儿癖瘕,症见两胁下出现结块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牡丹花粥处方:牡丹花(阴干者)6克(鲜者10~20克)粳米50克白糖适量制法:先以米煮粥,待粥一二沸后,加入牡丹花再煮,粥熟后入白糖调匀即可。功能主治:养血调经。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、经行腹痛。用法用量: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牡荆汤处方:牡荆子 白术各15克 芒消7.5克(研,后下)制法:上三味,牡荆子 白术二味细锉。功能主治:治面青身黄,心中烦乱,起卧不安,唇里生疮,目视疏疏,名日惊黄。用法用量:用水300毫升,煎至150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牡荆油胶丸来源:为牡荆油与适量稀释剂经加工制成的胶丸。性状:本品为黄棕色透明胶丸,内含淡黄色至橙黄色的油质液体;有特殊的香气。功能主治:祛痰,止咳,平喘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。用法用量:口服,一次1~2丸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牡蛎大黄汤处方:牡蛎(用熟黄泥包裹夹,火煅透,出地上冷却)大黄(纸裹,水浸透,炮,冷却)各60克制法:上药锉研为末。功能主治:利湿涤热。治小儿湿热下注,阴茎肤囊浮肿作痛。用法用量:每服3克,用无灰温酒空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二:牡蛎丸处方:牡蛎粉30克 阿胶22.5克(捣碎,炒令黄燥)当归22.5克(锉,微炒)芎藭22.5克 续断22.5克 鹿茸22.5克(去毛,涂酥,炙令微黄)干姜22.5克(炮裂,锉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