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治中风失音处方:白僵蚕七枚为末。功能主治: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。用法用量:用酒调服方寸匕,立效。摘录: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......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鸡峰普济方》卷十四:正元丹处方:附子 干姜 良姜 乌头各120克 胡椒 荜澄茄 人参 红豆蔻 白术 桂各30克 (一方有赤石脂、诃子、川椒各30克,无桂枝)制法:上为细末,水煮面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正元散处方:红豆(炒)、干姜(炮)、陈皮(去白),各三钱;人参、白术、甘草(炙)、茯苓(去皮),各二两;肉桂(去粗皮)、川乌(炮.去皮),各半两;附子(炮.去皮.尖)、山药(姜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审视瑶函》卷六:正容汤处方:羌活 白附子 防风 秦艽 胆星 白僵蚕 半夏(制)水瓜 甘草、黄松节(即茯神心木)各等分功能主治:祛风化痰,舒筋活络。治风痰痹阻经络,口眼歪斜,仪容不正。用法用量:上锉一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正心汤处方:人参 茯神 当归(酒洗)生地黄(酒洗)各3克 羚羊角(镑)甘草(炙)酸枣仁(炒,研)远志(去心)各2.4克制法:上哎咀。功能主治:益气养血,熄风安神。治情志不遂,致患心风,妄言妄笑,恍偬不仁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正容膏处方:蓖麻子15克(去皮)冰片1.8克制法:共捣成泥。功能主治:治面风。(中风)用法用量:敷于患处,左歪敷右,右歪敷左。摘录:《慈禧光绪医方选议》......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正气丸别名:香朴丸(《永类钤方》卷二十一)。处方:藿香叶 厚朴(生姜制)陈皮 半夏曲(炙)白术 白茯苓各3克 甘草(炙)6克 干姜3克 三棱(炮)6克制法: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小儿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正柴胡饮处方:柴胡3~9克 防风3克 陈皮4.5克 芍药6克 甘草3克 生姜3~5片药理作用:对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响 《中医杂志》1986(2):58,对正柴胡饮进行拆方、组方,以及各构成药味对小鼠流感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正气天香散别名:绀珠正气天香汤(《玉机微义》卷四十九)。处方:乌药60克 香附末240克 陈皮 苏叶 干姜各30克制法: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:行气止痛。治妇人诸气作痛,或上冲心胸,或攻筑胁肋,腹中结块,发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正气散处方:甘草(炒)七钱,陈皮、藿香(去梗)、白术,各一两。厚朴、半夏(同厚朴各三两,为末,生姜四两,研烂,同为饼子,微炒)。炮制:右为细末。功能主治:治伤寒阴证,憎寒恶风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止痢神丸处方:川黄连 茱萸 粟壳(清泔浸三日,又酒浸七日,炒干。上二味同此制)制法:上末为丸。功能主治:治痢疾。用法用量:每服80丸,热则甘草汤下,寒则姜汤下。摘录:《脉因证治》卷上......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止眩汤处方:钩藤30克,菊花10克,法半夏10克,茯苓10克,竹茹5克,白术10克,夏枯草12克,生地30克,车前子30克,怀牛膝15克,珍珠母30克,枸杞子12克。功能主治:平肝潜阳,化痰止眩。主风痰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止血定痛散处方:生南星6克 生大黄9克 降香末9克 蒲黄炭4.5克 血竭6克 煅龙骨6克 黄连4.5克 儿茶4.5克 棉花炭9克 陈石灰9克制法:上为末。功能主治: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每次用少许,掺患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