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生芦根粥处方:鲜芦根100~150克 竹菇15~20克 粳米100克 生姜2片制法:取鲜芦根洗净,切成小段,与竹茹同煎取汁,去渣,入粳米同煮粥,粥欲熟时加入生姜,稍煮即可(煮粥宜稀薄)。功能主治:清热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芦根饮处方:生芦根(切)30克 青竹茹30克 粳米9克 生姜3克制法:上四味,嚼咀。功能主治:清热生津,和胃降逆。治伤寒后,哕,干呕,不下食。用法用量:以水1升,煮取400毫升,分三次服。不止,服三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津健脾二至丸拼音注音:Shēng Jīn Jiàn Pí èr Zhì Wán处方:当归身(去芦,酒浸洗)1两5钱,川芎1两,白芍药(酒浸洗,晒干)2两,熟地黄(肥壮沉实者,酒浸,晒干)2两,人参(去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津止渴益水饮处方:人参 麦冬 当归 生地各9克 黄耆3克 葛根3克 升麻 炙草各1.2克 茯苓2.4克 五味子15粒功能主治:益气养阴,生津止渴。治产后失血汗多,烦躁,咽干而渴,兼小便不利。用法用量: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津甘露汤别名:清凉饮子(《兰室秘藏》卷上)。处方:升麻1.2克 防风 生甘草 汉防己 生地黄各1.5克 当归身1.8克 柴胡 羌活 炙甘草 黄耆 酒知母 酒黄芩各3克 酒龙胆草 石膏 黄柏各4.5克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生犀散处方:大黄(蒸.切.焙)、鳖甲(汤煮.去裙澜.醋涂.炙黄)、麦门冬(去心)、黄蓍、秦艽(去苗并土)、羚羊角(镑)、桑白皮、人参、茯苓(去皮)、地骨皮(去土)、赤芍药、柴胡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筋散别名:生力散(《小儿卫生总微论》卷十二)。处方:木鳖子3个 蓖麻子30个制法:上药各去壳取肉,研细。功能主治:生筋。治疳肿后,天柱倒,手足、项颈俱软。用法用量:每用3克,津唾调摊纸上,先紧抱患儿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精汤处方:熟地30克 覆盆子15克 枸杞子15克 菟丝子15克山药30克 枣皮10克 泽泻12克制法:将上述各味同水煮服。功能主治:益肾生精。精液异常、肾精亏者宜服用。用法用量:每日2次,早晚分服。摘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绿豆处方:生绿豆60克制法:加水煮至将熟时,放入白菜心2~3个,再煮约20分钟,取汁炖服。功能主治:据报道,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4例,(病程3~4天)全部治愈。若在发病早期使用更好。用法用量:每日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肌八宝丹别名:生肌八宝散(《中医伤科学》)。处方:煅石膏30克 赤石脂30克 铅丹9克 龙骨9克 轻粉30克 血竭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制法:共研成极细末。功能主治:生肌收敛。治溃疡脓尽,疮口未合者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肌凤雏膏处方:轻粉末3克 乳香末 血竭末 龙骨末各1.5克制法:用鸡蛋10余个,煮熟,去白用黄,铜勺内熬油约9克,倾入盏内,加轻粉等四味,和匀。功能主治:生肌长肉。治痈疽、痔疮溃后,腐肉已脱,新肌未生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姜生大黄处方:生姜60克,生大黄30克,冰片1.5克。制法:将生姜去皮、洗净、捣烂、挤汁,大黄、冰片研成细粉,再将各药加适量开水共调成糊状。功能主治:据报道,用本方治疗急性腰扭伤32例,全部治愈,治愈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生干地黄散处方:生干地黄1两,赤茯苓1两,麦门冬3分(去心),葛根半两(锉),石膏1两(细研),甘草1分(炙微赤,锉)。制法:上为散。功能主治:产后烦渴壮热,不思饮食。用法用量:本方方名,《普济方》引作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