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《中国药典》:五子衍宗丸处方:枸杞子400g 菟丝子(炒)400g 覆盆子200g 五味子(蒸)50g 车前子(盐炒)100g性状:为棕褐色的水蜜丸、棕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;味甜、酸、微苦。炮制:以上五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子补肾丸出处:五子补肾丸,出自明·《证治准绳》。原方名“五子衍宗丸”“益肾丸”。组成:菟丝子八两(240克)、五味子一两(30克)、枸杞子八两(240克)、覆盆子四两(120克)、车前子二两(60克)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子补肾酒处方:枸妃子100g 菟丝子50g 五味子50g 覆盆子100g 车前子50g 白酒1000ml炮制:将上述药材研细粉,装入纱布袋中;放入酒中,浸泡30天,过滤,去渣备用。功能主治:滋肾填精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宝散处方:石钟乳12克 朱砂3克 珍珠(豆腐内煮20分钟取出)6克 冰片3克 琥珀6克制法:各研极细,和一处再研数百转,瓷罐蜜收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祛腐消痰。治疳疮。用法用量:用药6克,加飞罗面24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德丸处方:补骨脂120克(酒炒)吴茱萸(制)160克 木香60克 干姜(炒)120克 五味子(或用面炒肉豆蔻代之,或用乌药亦可)60克制法:上为细末,汤浸蒸饼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治脾肾虚寒,飧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斤丸处方:大木瓜(去皮、瓤)牛膝(去芦头,用无灰酒浸一宿,揩千,切,焙)肉苁蓉(酒浸一宿,切,焙)天麻(透明者,切,焙)各500克 虎骨(涂酥,炙令黄)没药(别研)川乌头(炮,去皮、脐)山药各120克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枝膏处方:桃枝 柳枝 槐枝 桑枝 枣枝各30厘米 银朱120克 麻油720克制法:将上药熬枯,滤清再熬,至滴水成珠,以黄丹适量收膏。功能主治:治疮毒及风气痛。用法用量:摊贴患处。如贴后作痒起泡,即可揭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汁一枝煎处方:鲜生地黄汁40毫升 鲜茅根汁 鲜生藕汁 鲜竹沥汁各20毫升 鲜生姜汁2滴 紫苏梗6克功能主治:清润心包,濡血增液。治心包邪热郁蒸,心血亏虚,血虚生烦,躁扰不安,或愦愦无奈,心中不舒,间吐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味麝香丸来源:藏族验方。处方:麝香10g 诃子(去核)300g 黑草乌300g 木香100g 藏菖蒲60g性状:为棕褐色的小丸;具麝香特异的香气,味微苦、涩、麻。炮制:上五味,除麝香外,其余诃子等四味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味黄耆散处方:黄耆 麦门冬 熟地黄 桔梗各15克 甘草7.5克 白芍药 五味子各6克 人参9克制法:上为粗末。功能主治:治因嗽咯血成劳,眼睛疼,四肢困倦,脚膝无力。用法用量:每服12克,用水220毫升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噎丸别名:食茱萸丸(《普济方》卷二O五)。处方:干姜 蜀椒 食茱萸 桂心 人参各37.5克 细辛 白术 橘皮各45克 茯苓 附子各30克制法: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:温中散寒,行气开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五圣散处方:大黄(量病加减)生姜 甘草各15克 瓜蒌2个(去皮)皂角针30克功能主治:治诸般恶疮。用法用量:上叹咀,作一服,好酒250毫升,如疽疗大疮,全作一服,其余减半可也。摘录:《医方类聚》卷一九一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:五圣汤处方:贯众、黄连(去须)、甘草(微炙)、吴茱萸(汤洗七次),并生用,各半两。功能主治:治暑病呕恶,每遇夏月,不进饮食,疲倦少力,见日色则头目昏痛,恶心多睡。用法用量:平分二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