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罗汉松实,为竹柏科植物土杉或短叶土杉等的种子及花托。【拉 丁 名】Semen Podocarpi Macrophylli拼音名】 Luó Hàn Sōnɡ Shí 【英 文 名】Kusamaki See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罗汉松根皮,中药名。是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根皮,全年或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功能主治跌打损伤。【原形态】 1.树皮灰白或灰褐色,浅纵裂,成薄鳞片状脱落;枝开展或斜展,枝叶稠宓。 叶螺旋状排列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罗汉果(学名:Siraitia grosvenorii),俗称“神仙果”“光果木鳖”,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。罗汉果因块根形似罗汉而得名。其叶心形,雌雄异株,夏季开花,秋天结果。根多年生,肥大,纺锤形或近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罗汉果叶,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。常生长于海拔400-1400m以上的山坡林下及河边湿地、薄丛。分布于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【出处】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。【拼音名】 Luó Hàn Guǒ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多年生攀援草本。具肥大的块根,纺锤形或近球形。茎稍粗壮,有棱沟,初被黄褐色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,后毛渐脱攻或变的无毛。【拼音名】 Luó Hàn Guǒ Gēn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 葫芦科植物 罗汉果的根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罗浮柿,中药名。为柿科植物罗浮柿DiospyrosmorrisianaHance的叶、茎皮。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具有解毒消炎,收敛止泻的功效。主治食物中毒,腹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罗浮柿根为柿科植物罗浮柿的根。采收和储藏方式是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段,晒干,具有健脾、利湿的功效。乔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20m。树皮黑色,片状剥落。枝灰褐色,散生长圆形皮孔,嫩枝流生短柔 毛。叶互生;叶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罗甸沟瓣(学名:Glyptopetalum feddei)是卫矛科沟瓣属的植物,是中国的特有植物。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西、贵州等地,常生长在山地、沟谷及河边等疏林中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。常绿灌 木,高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文殊兰(拉丁学名:Crinum asiaticum var. sinicum (Roxb.ex Herb.) Baker),别名为文珠兰、罗裙带、白花石蒜等,石蒜科文殊兰属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。文殊兰鳞茎[阅读全文:]
摘要: 【拼音名】 Luó Gài Yè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淡黄荚蒾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burnum lutescens B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【科属分类】忍冬科【原形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罗锅底(别名 :苦金盆、大籽雪胆),多年生攀援草本;块根碗状扁圆形,上部凹陷;卷须多不分枝或顶端2裂。叶互生,鸟足状5—9小叶,小叶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,中间者较长,边缘有锯齿;叶柄较长。花雌雄异株,3—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罗裙带根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鳞茎及根。(《广西药植图志》)【化学成分】鳞茎含石蒜碱和多花水仙碱。【药理作用】多花水仙碱对蛙心、猫血压、豚鼠小肠等标本上有拟胆碱样作用;在神经-肌肉标本上,可使刺激神经引起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iga tatarica Linnaeus.归经 肝;肾经 考证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 科属分类 牛科 拉丁文名Carnis Saigae Tataricae羚羊肉 (《本草拾遗》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