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三匹叶为豆科植物绒毛杭子梢的根,有通经活血、舒筋络、收敛,止痛等功效。亚灌木,高1~2米。嫩枝有黄色绒毛。叶互生,复叶有小叶3枚,基部小叶为倒卵形,顶端小叶渐小,呈狭椭圆状披针形,上面绿色,下面被绒毛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匹箭,中药名。为天南星科植物三匹箭ArisaemainkiangenseH.Li的根茎。分布于云南。具有袪风湿,散瘀止痛之功效。常用于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。根茎。味辛,性微温。 (《中华药海》)归肝、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原植物 娃儿藤为攀援灌木,有乳汁,全株被锈色柔毛。叶卵形,长2.5~6厘米,宽2~5.5厘米,顶端短尖,基部浅心形;侧脉明显每边约4条。花小,夏秋开放,5数,整齐,淡黄色,直径约5毫米,多朵排成伞房状聚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升米为虎耳草科植物细枝茶藨子的根。【来源】为虎耳草科植物细枝茶藨子的根。【植物形态】见细枝茶藨子【功用主治】治妇女五心烦热,四肢乏力,或月经不调,经来腹痛:三升米一两,加金腰带(豆科小槐花)根、白马骨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叉凤尾蕨,中药名。为凤尾蕨科植物西南凤尾蕨pteris wallichianaAgardh的全草。分布于西南及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具有清热止痢,定惊,止血之功效。常用于痢疾,小儿惊风,外伤出血。全草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叉苦(拉丁学名:Evodia lepta (Spreng.) Merr.),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三叉苦的根和叶。它常生于海拔500~1800m的疏林、灌木丛中。其根呈圆柱形,表面灰棕色或绿灰色,有细纵皱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叉虎根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根或根田,具有清热解毒、祛风除湿的功效。治肺热咳嗽,肺脓疡,风湿关节痛,创伤感染发热。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清热解毒,燥湿止痒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坐骨神经痛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叶乌蔹莓(学名:Cayratia trifolia)是葡萄科乌蔹莓属的植物。分布在泰国、老挝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孟加拉国、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,000米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台红花蔷薇目,蔷薇科的植物。三台红花 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【别名】:大罗伞、大常山、山利桐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三百棒、山枇杷(《贵州草药》),火山麻、三台花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【来源】:为马鞭草科植物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叶委陵菜(植物拉丁名:PotentillafreynianaBomm.),中药名,别名三爪金、地蜘蛛,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三叶委陵菜的全草。味苦,性微寒。三叶委陵菜具有清热解毒、散瘀止血的功效,常用于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叶委陵菜根为蕾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根,具有清热、利湿、止痛等功效。①《贵州草药》:"清热,利湿,止痛,补虚。②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"清热解毒,敛疮止血。治骨髓炎,外伤出血,蝮蛇咬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叶崖爬藤(拉丁学名: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)又名三叶青、石老鼠、石猴子等,葡萄目葡萄科崖爬藤属草质藤本。三叶崖爬藤根粗壮,呈纺锤形或团块状,常数枚相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三叶木蓝,中药名。为豆科木蓝属植物三叶木蓝(Indigofera trifoliataL.)的全草或根。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生于海拔1700m以下山坡草丛中。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[阅读全文:]